教程

揭秘中国“无人机航母”:善攻者,动之于九天,中国无人机母舰

小花看着面前的钻戒,显得有些迷茫,似乎完全没有料到徐正太会在这个时间点跟她求婚。

中国最新开发的九天无人机,引起多家海外媒体的关注,热衷于军事的网友们也展开热议。这款俗称“无人机母舰”的大型无人机结合了最前沿的军事科技与全新战术概念,最初在去年11月珠海航展亮相。

“无人机母舰”是最新兴军事概念的运用,虽然绝大部分的分析师都认为这款新式武器尚未完全成熟,但多数都预料它的持续发展将对台海形势与亚太地区安全有着重大影响。

▲去年底在珠海航展首度亮相的九天无人机主要角色是执行多功能、大数量的进攻态势,在航展出现时引来极多的关注。(图/中新社)

“九天”名称来自孙子兵法

这款无人机母舰概念的武器名为“九天”,其名称来自于《孙子兵法》中的“善攻者,动之于九天”,意指善于进攻的军队,要有从极高之处如天神下降般无法阻挡的威势。这与它的战术概念:多功能、大数量的进攻态势相当吻合。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它采用涡扇发动机与喷气动力混合驱动,航速70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15000米,航程7000公里,可滞空12个小时,最大起飞重量16吨,有效载荷6吨。

这种概念的武器已有不少国家在进行研究,目前美国与以色列已有较成熟的实验成品,例如美国DARPA的小精灵(Gremlin)项目中的X-61A无人机,具空中回收能力,以全球部署思维进行设计;以色列则有哈比(IAI Harpy)和哈洛普(IAI Harop)自杀式无人机,以及具有AI功能的Legion-X系统,专注区域冲突的应用。这两者都是依据自身的地缘政治与作战需求而设计。

▲美军开发的小精灵中的X-61A无人机,具空中回收能力,是以全球部署思维进行设计。(图/DARPA)

同样地,中国的九天则是“无人机母舰+蜂群作战”模式,也是聚焦于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环境下的作战需求。目的在压缩侦察到打击的时间、多域性资讯融合与饱合攻击的能力。

▲九天无人机母舰首飞定于6月底,将在珠海金湾机场进行,测试区域覆盖南海部分空域。(图/央视)

采“无人机母舰+蜂群作战”模式

从军事角度看,这种作战方式虽然优点,但同时也有指挥控制过于复杂、通信链路脆弱和成本效益不易平衡的挑战。此外现代战场防空系统非常精准,电子战技术也日趋复杂,这类无人机母舰系统在实战中的效用与存活能力也有待考验。

蜂群无人机是一种较新的战争形态,既不是战场上的神奇武器,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作战平台。目前这种全新的母舰加蜂群战术的平台,中国与美国、色列相比明显具有系统整合和规模效应上的优势,但在AI决策、通信抗干扰和实战验证方面仍有差距,因此未来必须聚焦于分散式智慧演算法、抗干扰通信网路和反蜂群防御系统的技术研发。

蜂群无人机技术引发的军事变革将是一个渐进过程,不会根本改变战争性质,但会影响战争形态。单以九天无人机系统来看,目前的速度还太慢,面对一般防空火力还过于脆弱,抗干扰措施仍嫌不足,蜂群无人机与配套指挥系统的生产成本仍是未知数,后勤支援与量产供应链组建成本还难以估算,技术验证、训练体系、作战理论和指挥机制等问题都还有待发展,要形成作战能力还有相当距离。

2026年前完成部署 适合台海复杂情势

据CCTV报道,九天无人机母舰首飞定于6月底,将在珠海金湾机场进行,测试区域覆盖南海部分空域。目前已有3架原型机,第4架已于2025年4月组装完成,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部署。军事专家傅前哨认为,九天无人机母舰的1.5万米飞行高度可避开大多数中程防空系统,7000公里航程则能覆盖亚太绝大部分地区。共军通过九天系统扩展无人机作战半径,特别适合应对台湾海峡、南海和中印边境等热点区域的复杂局势。

中国2024年在南海和台海频繁部署WZ-7翔龙和CH-4彩虹无人机,已积累了一些高空侦察和打击经验,若加上九天无人机,可将对台海侦察能力提升至新层次。另一位军事专家王亚男表示,蜂群作战可执行多兵种协同,今年3月解放军曾在东海演习时测试50架无人机协同攻击,命中率据称达到95%,若数据无误,可显示其蜂群无人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25年报告认为,九天可能通过蜂群作战扰乱美军航母编队的指挥系统,削弱其干预台海的能力,并改变亚太地区的军事平衡。九天无人机还可以与076型两栖攻击舰结合,从海上发射无人机群以扩展作战维度。日本则担忧九天可能用于监视冲绳美军基地,威胁日美同盟,印度媒体则担忧其在中印边境的侦察潜力。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也预测,九天将迫使美军增加在亚太的无人机防御投入。

文章评论 (90)

丸子头姑娘

夜雨惊鸿

2025-05-23 15:17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内容详实,观点独到,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赞 (30) 回复
梦忆林夕

郁闷的堕天使

2025-05-23 17:37

文章分析得很透彻,但我对第三点有不同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

赞 (19) 回复